首页 > 资讯 > > >正文

2023-06-02 16:39:54 来源:   澎湃新闻

大英博物馆首次聚焦“晚清百态”,他者眼中的隐秘中国-当前看点

在中国,“漫长”的19世纪从1796年嘉庆皇帝即位,延续到1912年溥仪退位。5月18日,大英博物馆新展“晚清百态(China’s hidden century)”首次真正意义上聚焦19世纪隐秘的中国。

来自30个借展方、300余件文物围绕宫廷、军事、艺术、日常生活以及全球交流五个主题探讨19世纪中国社会的百态。展览缘起大英博物馆与伦敦大学筹划的一个庞大研究项目——“晚清的文化创造力,1796-1912”,策展人为著名中国文物研究学者、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她侧重讲述晚清中国人的创新和韧性。当然,就中国观众而言,这场展览只是英国视野里的晚清,更淡化了英国曾经的殖民与侵略历史。

大英博物馆“晚清百态”展览现场


(相关资料图)

她佩戴玉耳环,穿着深蓝袄,衣领上烫着金,警惕地看着画外。虽然她已经不存于世,但通过画像可以看出,她应该是一个精明的女人,目光锐利、端庄持重。

这是一张来自广西的纸本水墨祖先肖像,画于19世纪末。画中之人是陆禧甫的夫人李氏,她出身名门、家庭和睦、高寿辞世,在当时动荡时局下实属幸运。尽管如此,我们也仅能通过题跋中的寥寥数语了解她的生平。

清 佚名《李夫人(陆禧甫夫人)像 》 纸本设色, 约1876年,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

在过去,类似肖像用于画中人死后悬挂于家族祠堂,她的面部、衣服、姿态如此真实,显然受到了已经传入的摄影术的影响。这件画像之所以被用作展览海报,在策展人霍吉淑看来,它最能反映出此次展览的重点——19世纪不同中国人的创新和韧性。

展览以近代人物的故事穿插讲述当时的中国,太后、画家、家庭主妇、士兵、商人……或许个人的故事相比家国命运不足为道。但是在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之下,是一桩桩在宫廷、在军队、在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乃至在全球舞台上鲜活的个人经历。

清 佚名《李夫人肖像》《 陆禧甫肖像》 约1876 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摧毁了圆明园,掠走了艺术品和建筑构件,还有一只属于皇帝的小狗。这是英国第一只京巴犬,后被改名为“露蒂”,成为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

弗里德里希·威廉·凯尔于1861年为京巴犬“露蒂”作的肖像。 英国皇家收藏信托

露蒂的肖像是这场盛大的展览中众多引人注目的图像之一。2007年,大英博物馆举办“秦始皇帝——中国兵马俑”聚焦中国首位皇帝;16年后,“晚清百态”则将视线投向中国末代皇帝——1912年被辛亥革命废黜的少年统治者爱新觉罗·溥仪。

展览现场

大英博物馆重现了19世纪中国宫廷的封闭世界,从始皇帝到末代皇帝,似乎没有多大改变。进入王朝核心圈、成为近臣,除了获得权力外,也处于一种仪式性的氛围中。服装本身就是仪式的一部分,现在看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艺术品:以金银细丝刺绣的蝴蝶、盘龙精心装饰的长袍和礼服。展览中多件旗袍属于慈禧,她从1861年到1908年是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她每天会依据不同的场合更换多套华丽的服装;与其共同陈列的是宫廷戏剧表演的服装和配饰。戏剧与现实难以区分,或许在这个岌岌可危的权力中心,日常生活也如此正式。

慈禧太后旗袍 约1880-1908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展览现场,用于戏剧表演的服装和宫廷日常服装在西方人眼中是迷糊的。

1911年,清政府送给乔治五世两只装饰着蓝色金龙的巨大花瓶,作为加冕礼物。这两只两米高的景泰蓝花瓶从白金汉宫借展。它们的规模表明了一种主张——即便清朝已行至末路,仍然将自己定义为“天下”。但这次展览以无情的细节展示了宫廷自身的臆想与现实的偏离。

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约1800年 大英图书馆藏

展览现场,两只两米高的景泰蓝花瓶

在清王朝走向衰亡的过程中,英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一幅名为《印度巴特那的鸦片工厂忙碌的堆放室》或可解释一二。这幅石版画出版于1851年(维多利亚时代在伦敦举办第一届万国博览会的那年)描绘了一个堆满了出口货物的巨大仓库。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生产专门出口到中国的鸦片,其中巴特那是最受市场认可的牌子。1838年,林则徐写信给英国女王,讲述了英国鸦片贸易对中国沉溺于毒品的精英阶层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恳请女王对鸦片贩子进行约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作为回应,英国派出舰队,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展览现场

1840年和1856年爆发的两次鸦片战争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中国与新兴西方工业文明之间首次直接军事对峙。正如《旗人肖像》中所描绘的,清朝精锐军队使用着11世纪如同道具般的盔甲和武器,对抗着19世纪英国人的现代枪支,成败显而易见。圆明园被洗劫、香港岛被割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 佚名 《旗人祖先像》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然而,中国早在晚唐(9世纪末)就发明了火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了活字印刷,历史是如何渐渐转向,以至于在19世纪被欧洲侵略者洗劫?其原因在展览一个玻璃柜中可窥见一斑——一套由纤维和棕榈制成的蓑衣和斗笠,这勾勒出了19世纪的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农耕百姓的“面孔”,他们远离奢华、过着朴素的生活。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开始影响全球,摄影术保存下了更为清晰的祖先面孔:在1800年代后期的中国,照片还被来制作具有写实主义的绣像。

蓑衣、箬笠与包 1800-60 大英博物馆藏

但是,一种更古老的舶来品——基督教,引发了19世纪中国另一个毁灭性的灾难。基督教提供了一种与本土道教和佛教不同的世界观。它激发了屡试不第的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他自称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并自立为“天王”。1851年,他领导发动农民起义,定国号太平天国。“基督和我同父所生。”洪秀全在与一位英国传教士的通信中说。1864年,清朝军队击败了太平天国叛军,在一幅当时的年画中,洪秀全等乔装逃离天京(南京)。但事实上在天京陷于清军、太平天国覆亡之前,他已经去世。十余年间死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大约有两千万人,令人唏嘘。

太平军战败南京,大约在1864年。©伦敦亚非研究学院

清王朝仍然苟延残喘,少年天子坐在封闭世界中阴暗的宝座上,普通人的目光则更远——一份中国刊物甚至描绘了1886年默西河下利物浦铁路的开通,一名赤脚的中国农民被贩卖到秘鲁在田地里工作。在清王朝统治的这个世纪,经历了黑暗与入侵,以及王朝瓦解和两千年封建统治的结束——以至于文化史都对它视而不见。

展览现场

展览通过300余件文物,呈现晚清百余年的变化。展览被设计成一个朦胧的迷宫,藏着一个又一个的线索,揭示出着一段段历史。文物在展览中的所呈现的位置有助于观众放慢思维速度。展厅也是如此,如同剧院般黑暗的展厅由发光的屏幕连接,断断续续的英语和中文从扬声器中传出。讲述个人与社会、宏伟与卑微的故事。

展览尾声,我们见到了诗人、革命家秋瑾,她曾留学日本,毕生致力于社会改革。虽然她于1907年就义,但他们所追求的信仰,揭开了一个新的时代。

秋瑾相片 1910 威斯康星州历史学会藏

附:策展人霍吉淑对于展览的介绍

中国文化如何在漫长的19世纪表现出韧性

四年前,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大学启动了一个新项目,涉及来自14个国家的100多位学者。其目的是试图理解那些经历了动荡变革时期的人的经历。1796 年,清朝统治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帝国之一,但仅一个世纪后,王朝颠覆。期间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此前从未有过一场正在意义上聚焦19世纪中国的展览,来自30个借展方300余件文物以五个主题,讲述中国漫长的19世纪特别的故事。

清代双语文件,北京,1806 年 ©大英图书馆

宫廷

1796年至1912年间,先后有六位皇帝在位(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其中慈禧太后摄政近半个世纪。随着满族皇室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摄影技术的引入,宫廷人物的审美和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展览中一件来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红吉祥旗袍上绣有五彩百蝶、金色寿字和梅花滚边,象征着美好的寓意和对春天的期盼。

女子非正式宫廷长袍,1895-1911年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展览与来自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伦敦经济学院、伦敦时装学院和展览设计师Nissen Richards的学生合作,通过肖像或服饰,以运动和声音将每个角色带入生活。

军事

包括白莲教叛乱(1774-1805)、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年)、义和团运动(1898-1900 年)在内的农民起义,以及西方列强带来了鸦片战争(1840-1842年和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4-1885 年)、甲午战争(1894-1895年)等,晚清战乱频发、社会动荡。由于战乱导致故乡凋敝,不少人背井离乡,造成了更广泛的局势紧张和资源冲突。最终,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

李鸿章像鼻烟壶 1900-1910

艺术家

尽管王朝的统治在19世纪动荡不断,但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扇面和册页表明,艺术传统并没有衰落,而是与更“现代”的艺术并驾齐驱。来自西方的石版印刷技术在沿海地区被运用于画报和刊物的印刷,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也依旧在市民阶层传播。开创自650年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终结,更多人开始寻求其他形式的财政和社会支持,诸多新的艺术和文学团体逐渐诞生。

任熊 《无锡秋影》 1840-1857

来自世界各地的私人藏品此次展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中国画的色彩较易受到光线的影响,它们难得对外展出,此次展览中包括了画家任熊(1823—1857)的作品。

城市生活

到1850年代,中国人口已经达到4.5亿,但平均寿命只有40岁。为了躲避战乱,许多人迁居城市——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应运而生,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彼时女性常被文献记载排除在外,除非她们因丈夫或儿子的名气而“附属”出名。然而,留存的物件尚可帮助我们重新想象这些女性和她们生活的世界。展览展出的绘画、版画、服装、家具等是她们生活的证明。其中一款头饰采用了晚清流行的点翠工艺,其上装饰着珍珠、宝石和翠鸟羽毛。

点翠头饰,1800-1900

布展现场

平民的生活也在记载之外,在动荡的年代生存并非易事。在中国,几个世纪以来,蓑衣斗笠成为了渔樵文化的象征。无论是文人归隐,村野乡夫,还是后来城市环境中,从事搬运、清洁等露天工作的人,都会以蓑衣斗笠抵御恶劣天气。蓑衣通常用一层层的稻草或树叶折叠而成,再以稻草线层层缝制。制作蓑衣的材料,具体取决于当地的植物。在南方,人们通常使用棕榈叶或椰子纤维代替稻草、茅草。

从1870年起,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将世界各地的文物转移到大英博物馆。专业的有机修复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它从一捆僵硬的稻草变成了展览中的蓑衣。

全球化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开放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广州当地工艺品也较早呈现出中外融合的风格。

豪华折扇 广州 1800-1840

但随着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开放“五口通商”。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现代技术和交通变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电力和新邮政系统等的发明也改变了人们工作和交流的方式。印刷媒体和外国书籍的翻译提供了了解世界的双向窗口。

银质茶具 上海 1905 大英博物馆藏

改革者和革命者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帝国主义势力对其领土的进一步瓜分。这迫使清政府寻求一种新的民族认同。朝廷设立了一系列新的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等,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直至辛亥革命。

在展览最后讲述了革命者、诗人和女权主义者秋瑾的故事,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本文编译自大英博物馆网站、《卫报》、《伦敦晚报》

标签:

热门话题
精彩推荐
今日推荐
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