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持仓管理暂行规定》,其中,对套期保值行为进行了原则性规范,明确期货交易所的审批和管理义务。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进一步加强规范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并细化相关主体责任,对推进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热情也在升温。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年内A股公司发布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公告数量再创新高,已接近1500份,与去年同期的975份相比,增幅超过五成,体现了实体企业运用衍生品工具的积极性提升。
近年来,舆论场上频现各种新闻反转,而相当一部分反转新闻涉及较为专业的领域。因参与舆论生产的各方专业知识背景的欠缺,导致对问题的认知判断出现偏差,而基于偏差认知延展的讨论,最终也谬以千里。期货套期保值领域便是其中之一。
上市公司套期保值的效果,应期现结合综合评价。然而,有的上市公司在披露套保信息时,因专业术语的使用情境不恰当,人为制造了与公众之间的高墙,致使彼此无法理解。
期现结合评价套保效果毋庸置疑,但也要看到,套保是为了降低不确定性,期现匹配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现阶段,要求企业将其一一对应并准确披露出来,无论从套期会计应用还是企业专业度上,尚有一定难度。
上市公司应如何完善相关内控管理制度?应用套期会计处理方法对套期业务的会计处理有什么好处?企业应如何构建合理的期现业务综合业绩考核和信息披露制度?